在经历了品牌的全新升级变革之后,我们陆陆续续为大家带来了Dreambox系列产品以及常规产品的全新升级。这次我们将我们受欢迎的草莓水果啤酒装进一个有趣的瓶子。同时我们调整了口味,使得其香气以及味道更具有草莓的自然气息以及平衡的酸甜口感。
草莓有脾气 酒精度≥4.9° 原麦汁浓度:13.5°P (来自国产品牌梦想酿造) 颜色:琥珀色(看着颜色像是琥珀淡色艾尔的感觉)泡沫挺丰富的,也很持久,生产日期是19年7月1号,保质期是1年,不清楚是不是啤酒放时间有些长了,或许他就是这个酒体~ 气味:草莓味儿加一点点的酸~无麦芽,酒花的味儿,草莓的味道占主体~还有一点的酵母的泥土味儿 味道:整体就是以草莓和甜贯通整个酒体(甜味居多且不像是新鲜草莓那么香甜)前调中调后调都是甜的比诱惑七号还甜后味有一点的酒精感~ 整体评价:一款甜味居多的"液"~如果让我举栗子的话……比初恋还甜的感觉~ 酒我是喝不完了~到现在整个舌头都是甜的
只能说太难喝了 从未喝过如此难喝的水果啤酒
草莓味很浓,略酸,比较清爽。适合天气热时来一杯。
小甜水……几乎和酒精不沾边 尝个鲜儿
闻起来不算入口不像浓郁的草莓香味,有一丝丝的酒花香味,泡沫持久而丰富,酒体透明金黄色,入口不像草莓香味,回味是草莓香味,层次感不够,总体来说,不划算。再喝的时候,还不错,老什么情景。
草莓味 麦子味 草莓味的啤酒而非草莓汁加啤酒的体验 果汁感不强
开盖就有浓郁的草莓味扑面而来,泡沫丰富但么那么持久,喝起来甜度觉得略高,很不错的一款小甜酒,适合女生
当你一旦喝过芙力草莓之后,以后你喝的每一款的草莓啤酒都会不自觉地与它比较。 泡沫细腻持久,酒体是澄清琥珀色,有草莓果酱的味道,4.9度的酒精在平衡的效果下基本上喝不出来,是一款挺不错的增味水果啤酒,适合读书的时候慢慢享受,推荐女生饮用~
“这啥玩意啊长的鬼迷日眼的?” 赵师傅点上一支烟:“哦,这个是梦想家的「草莓有啤汽」,就是原来的那个「草莓之吻」的新版。” “你看它丫还瞪我!行,今天就喝它了。” “好的。”赵师傅打开音乐,把时间留给我一个人…… 说起「梦想酿造」这个厂牌,就不得不提起“酒花儿”APP。其实最早它还是个微信公众号,叫“酒花儿公社”,启动于2015年末。而其品牌创始人沈恺出身于浙江的一个黄酒世家,却意外地做起了啤酒的生意。APP于2016年正式上线,并在同年开办了酒厂“梦想酿造”。从这个视角上,笔者个人还是很十分钦佩沈恺的战略高度与前瞻性。因为相比起高度白酒和黄酒,啤酒对于消费者的饮用压力更小一些,也更容易将精酿文化普及,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我所理解的精酿文化总是离不开“人”这个核心的:好的酒固然锦上添花,但是如果能和三五好友共饮,轻松融洽,没有传统酒桌上的繁文缛节和面子劝酒——那当然是十分适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尚属小众范畴的微型啤酒聚餐会成为随处可见的情形。 因为愿意追寻体验感与个性化的当代青年人的确称得上消费的生力军,也逐渐发挥着起消费转型的领头羊作用。所以在座的所有精酿从业者在我眼中都是极具市场洞察力的人物,也是我需要不断学习的前辈。 “想什么呢?”赵师傅一脸疑惑。 “啊,没事。我做白日梦呢。” 那,我们开瓶。 外观:酒体颜色呈黄色偏红色,比对标的「芙力草莓」(瓶装)颜色较浅,大致与旧款一脉相承。酒头不丰富,但是会有一定的挂杯。与其说草莓汁,看起来更像浑浊的橙汁。 香气:香气的话并没有太多意外惊喜。开瓶是萦绕在鼻头的草莓果酱的味道,并不是草莓味。因为你可以明显的感觉其中饱含的甜甜的香气,开瓶的时候最为明显,然后降低。但始终保持一个让人感觉较为适宜的状态,不会淡得不见踪影,又不会浓烈刺鼻。并不高的酒精度自然在气味上也难以察觉。当然,这是增味水果啤酒的共同特点。不过,我仍旧很反对为了增味而增味,投入大量辅料,以至于瓶子中弥漫着香精气味,那的确是适得其反。方兴未艾的「北海道小樽」就是如此,有几款做的确实非常不错,但有几款就弄巧成拙了。大家可以去自行品评。 中段有一定的奶香气,不明显。挥发后有一瞬间的油脂气,当然不排除我的错觉。尾段非常淡的麦香,毕竟不增味的话算是小麦啤酒,没有任何麦香的话,不光是对鼻子的侮辱,更是对酿酒师和品牌开炮了。香气上总体和「芙力草莓」(瓶装)差别并不是很大。 口感:ABV本身就不到5%,在草莓的覆盖之下更显得微不足道。虽然闻起来像草莓果酱,但喝起来却更像是草莓,不是像浓缩饮料那这种缺乏支撑的“水感”。或许是投放的比例有所变化,但我觉得影响更大的反而是相较于旧款中增加的气泡感,避免了酒体的单薄绵软。许许多多的小颗粒不断摩挲你的舌面和口腔,也就弱化了可乐的那种刺激感,或许这就是“草莓有啤汽”的命名原因吧?与芙力草莓(瓶装)的乳酸不同,这款酒我感受到的是水果的果酸,更加让人觉得并没有违和感。中段还有一种熟悉的奶昔味——没错,我瞬间想起了「Toolbox」(工具箱)。这也算是升级的一大亮点,就像在吃一口汁水四溢的奶香草莓。而尾端并不复杂,没有芙力草莓(瓶装)所有的麦苦味。 我想,这一点梦想是明智的。如果要做增味的水果啤酒,那就应该在水果和酒精中找到平衡,做到这一点其实就够了。而如果要做一款比利时小麦,就应该遵循传统的工艺,完全不需要多余的增味。 综合:作为一款极为平价的增味水果啤酒,我想这一款酒其实做得相当不错。至少长着中国舌头的我,会更加倾向于「草莓有啤汽」而不是「芙力草莓」。当然,这种酒如果是生啤版本相信会有更好的表现。 所以说,哪怕「芙力草莓」(瓶装)已经成了网红酒,我仍然想说:虽然中国的精酿起步晚,也在很多领域落后于人,但我们仍有很不错的酒。不要总是迷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去喝喝看就知道。(当然价格差距过大不在考虑范围内) 而且现在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在精酿圈这个领域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鄙视链。正所谓“众口难调”,不是说哪种风格的酒就是低档货色,只能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罢了。 没必要因为自己喝果啤就感觉低人一等,也没必要因为自己不喝果啤就自视清高。 我非常喜欢“陌生你好”(王老丝儿)的一句话: “酒嘛!似乎就应该秉持自己的腔调,自始至终的,不然,喝酒做什么?” 只要它忠于自己的啤酒风格(style),并不断的追求更高的层次,那它就是一款好酒。 今天的观点有点偏激,甚至有些忤逆大众。欢迎各位交流批评,不骂娘就行。
啤不胖 2020-04-07 11:46
草莓有脾气
酒精度≥4.9°
原麦汁浓度:13.5°P
(来自国产品牌梦想酿造)
颜色:琥珀色(看着颜色像是琥珀淡色艾尔的感觉)泡沫挺丰富的,也很持久,生产日期是19年7月1号,保质期是1年,不清楚是不是啤酒放时间有些长了,或许他就是这个酒体~
气味:草莓味儿加一点点的酸~无麦芽,酒花的味儿,草莓的味道占主体~还有一点的酵母的泥土味儿
味道:整体就是以草莓和甜贯通整个酒体(甜味居多且不像是新鲜草莓那么香甜)前调中调后调都是甜的比诱惑七号还甜后味有一点的酒精感~
整体评价:一款甜味居多的"液"~如果让我举栗子的话……比初恋还甜的感觉~
酒我是喝不完了~到现在整个舌头都是甜的
Chris_zhao 2020-03-25 14:31
只能说太难喝了
从未喝过如此难喝的水果啤酒
Lasia 2020-03-22 13:32
葡萄牙人_ 2020-03-20 18:22
草莓味很浓,略酸,比较清爽。适合天气热时来一杯。
仙儿爸是场上14号 2020-03-18 11:54
小甜水……几乎和酒精不沾边 尝个鲜儿
喝酒为减肥 2020-03-14 03:31
闻起来不算入口不像浓郁的草莓香味,有一丝丝的酒花香味,泡沫持久而丰富,酒体透明金黄色,入口不像草莓香味,回味是草莓香味,层次感不够,总体来说,不划算。再喝的时候,还不错,老什么情景。
关于 2020-03-10 21:24
草莓味 麦子味 草莓味的啤酒而非草莓汁加啤酒的体验 果汁感不强
Uandcp 2020-03-09 15:20
开盖就有浓郁的草莓味扑面而来,泡沫丰富但么那么持久,喝起来甜度觉得略高,很不错的一款小甜酒,适合女生
南越杜康 2020-02-19 20:33
当你一旦喝过芙力草莓之后,以后你喝的每一款的草莓啤酒都会不自觉地与它比较。
泡沫细腻持久,酒体是澄清琥珀色,有草莓果酱的味道,4.9度的酒精在平衡的效果下基本上喝不出来,是一款挺不错的增味水果啤酒,适合读书的时候慢慢享受,推荐女生饮用~
其实不呆 2020-02-18 23:34
“这啥玩意啊长的鬼迷日眼的?”
赵师傅点上一支烟:“哦,这个是梦想家的「草莓有啤汽」,就是原来的那个「草莓之吻」的新版。”
“你看它丫还瞪我!行,今天就喝它了。”
“好的。”赵师傅打开音乐,把时间留给我一个人……
说起「梦想酿造」这个厂牌,就不得不提起“酒花儿”APP。其实最早它还是个微信公众号,叫“酒花儿公社”,启动于2015年末。而其品牌创始人沈恺出身于浙江的一个黄酒世家,却意外地做起了啤酒的生意。APP于2016年正式上线,并在同年开办了酒厂“梦想酿造”。从这个视角上,笔者个人还是很十分钦佩沈恺的战略高度与前瞻性。因为相比起高度白酒和黄酒,啤酒对于消费者的饮用压力更小一些,也更容易将精酿文化普及,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我所理解的精酿文化总是离不开“人”这个核心的:好的酒固然锦上添花,但是如果能和三五好友共饮,轻松融洽,没有传统酒桌上的繁文缛节和面子劝酒——那当然是十分适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尚属小众范畴的微型啤酒聚餐会成为随处可见的情形。
因为愿意追寻体验感与个性化的当代青年人的确称得上消费的生力军,也逐渐发挥着起消费转型的领头羊作用。所以在座的所有精酿从业者在我眼中都是极具市场洞察力的人物,也是我需要不断学习的前辈。
“想什么呢?”赵师傅一脸疑惑。
“啊,没事。我做白日梦呢。”
那,我们开瓶。
外观:酒体颜色呈黄色偏红色,比对标的「芙力草莓」(瓶装)颜色较浅,大致与旧款一脉相承。酒头不丰富,但是会有一定的挂杯。与其说草莓汁,看起来更像浑浊的橙汁。
香气:香气的话并没有太多意外惊喜。开瓶是萦绕在鼻头的草莓果酱的味道,并不是草莓味。因为你可以明显的感觉其中饱含的甜甜的香气,开瓶的时候最为明显,然后降低。但始终保持一个让人感觉较为适宜的状态,不会淡得不见踪影,又不会浓烈刺鼻。并不高的酒精度自然在气味上也难以察觉。当然,这是增味水果啤酒的共同特点。不过,我仍旧很反对为了增味而增味,投入大量辅料,以至于瓶子中弥漫着香精气味,那的确是适得其反。方兴未艾的「北海道小樽」就是如此,有几款做的确实非常不错,但有几款就弄巧成拙了。大家可以去自行品评。
中段有一定的奶香气,不明显。挥发后有一瞬间的油脂气,当然不排除我的错觉。尾段非常淡的麦香,毕竟不增味的话算是小麦啤酒,没有任何麦香的话,不光是对鼻子的侮辱,更是对酿酒师和品牌开炮了。香气上总体和「芙力草莓」(瓶装)差别并不是很大。
口感:ABV本身就不到5%,在草莓的覆盖之下更显得微不足道。虽然闻起来像草莓果酱,但喝起来却更像是草莓,不是像浓缩饮料那这种缺乏支撑的“水感”。或许是投放的比例有所变化,但我觉得影响更大的反而是相较于旧款中增加的气泡感,避免了酒体的单薄绵软。许许多多的小颗粒不断摩挲你的舌面和口腔,也就弱化了可乐的那种刺激感,或许这就是“草莓有啤汽”的命名原因吧?与芙力草莓(瓶装)的乳酸不同,这款酒我感受到的是水果的果酸,更加让人觉得并没有违和感。中段还有一种熟悉的奶昔味——没错,我瞬间想起了「Toolbox」(工具箱)。这也算是升级的一大亮点,就像在吃一口汁水四溢的奶香草莓。而尾端并不复杂,没有芙力草莓(瓶装)所有的麦苦味。
我想,这一点梦想是明智的。如果要做增味的水果啤酒,那就应该在水果和酒精中找到平衡,做到这一点其实就够了。而如果要做一款比利时小麦,就应该遵循传统的工艺,完全不需要多余的增味。
综合:作为一款极为平价的增味水果啤酒,我想这一款酒其实做得相当不错。至少长着中国舌头的我,会更加倾向于「草莓有啤汽」而不是「芙力草莓」。当然,这种酒如果是生啤版本相信会有更好的表现。
所以说,哪怕「芙力草莓」(瓶装)已经成了网红酒,我仍然想说:虽然中国的精酿起步晚,也在很多领域落后于人,但我们仍有很不错的酒。不要总是迷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去喝喝看就知道。(当然价格差距过大不在考虑范围内)
而且现在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在精酿圈这个领域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鄙视链。正所谓“众口难调”,不是说哪种风格的酒就是低档货色,只能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罢了。
没必要因为自己喝果啤就感觉低人一等,也没必要因为自己不喝果啤就自视清高。
我非常喜欢“陌生你好”(王老丝儿)的一句话:
“酒嘛!似乎就应该秉持自己的腔调,自始至终的,不然,喝酒做什么?”
只要它忠于自己的啤酒风格(style),并不断的追求更高的层次,那它就是一款好酒。
今天的观点有点偏激,甚至有些忤逆大众。欢迎各位交流批评,不骂娘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