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金酒的英国人如何爱上啤酒?这还得从1830年的《啤酒法》说起...

酒花儿

酒花儿

2017-09-13

翻开一位英国人的家谱,几乎都能在祖上几代找到啤酒屋、啤酒店、酒吧相关的经历——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人热衷于饮用啤酒并把啤酒当作一种国民饮料(national drink),更重要的是在1830年颁布的《啤酒法》,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英国国民的饮酒习惯,为啤酒在英国国内的普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世纪20至30年代间,英国政府一直热衷于普及啤酒,想要以此代替金酒等烈酒,减少因这些烈酒引起的酗酒、治安等问题(尤其是针对当地爱喝酒的工人们),加上当时英国缺少干净的水资源,甚至人们会给小孩喝上一点啤酒来代替净水,因此啤酒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健康的替代品。但是由于此前法律上的啤酒流通限制,酿酒相关的许可和牌照被牢牢捏在当地官僚手中,酒厂数量少,购买渠道不便,谈何普及呢?


01.jpg

一条街的啤酒屋


因此在1830年,政府开始了全面推行新的《啤酒法》,取消了啤酒税,将持牌小酒馆和酒吧的开放时间延长至每天18小时。同时免除酿酒许可和牌照的限制,只需要交上2几尼(约等于现在的100多英镑),任何人都可以酿造和出售自己的啤酒!


于是,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30000多家啤酒屋(部分地区人与啤酒屋比达到了5:1),仅在伦敦内,三个月中就发放了数千张新的许可。酒吧,无数家庭小作坊投入到了酿酒的浪潮之中,啤酒屋里吃喝住宿一条龙,甚至成为了犯罪和妓院的温床。


*在当时,酒吧是属于持牌正规经营,而啤酒屋只需交一点小钱就能开张,不问资格,只是经营权限和经营时间上有所限制。


据当时的报告指出,工人阶级酗酒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致使国家1/6的工作日在酗酒中丧失,“无节制饮酒导致的发展迟缓,相当于每年几乎5000万英币流失”。


02.jpg

工人酗酒带来的混乱景象


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政府想要通过啤酒的普及来加强当地的治安和降低犯罪率,啤酒是普及了,但是糟糕的治安情况却变本加厉。人们将自家的住宅改造成酿酒厂房,甚至在那些破旧、家具都没有的贫民窟中日复一夜酿着各色各样的啤酒。平均走上三分钟,你就能看到另一家酿酒作坊。没事买一瓶喝上一口,醉醺醺的一天是贫民窟中打发日子最好的手段。与此同时更出人意料的是,烈性酒的销量只在法令颁布的前三年间有所降低,却在后续的几年间直线攀升。


而酿酒贩酒的高利润不仅诱使居民们把住宅改造成啤酒屋,也使得其他店铺纷纷转型,鞋店、帽商、乃至律师事务所。在英国的曼彻斯特,每周都有几十家新的啤酒屋开张,数量超过旅馆和其他公共场所总和的两倍之多。


03.jpg

你能想象这样破旧的住宅里是一个酿酒作坊吗?


《啤酒法》的颁布带来了英国啤酒业的野蛮发展,但是也毫无疑问为英国啤酒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20年代,波特啤酒(Porter)的问世促成了英国啤酒业的第二次革命性发展。波特啤酒不易变质、易于保存的特质使其广受酒商欢迎,而波特啤酒的“重口味”却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


1830年初,更适口、清甜的艾尔啤酒开始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由于当时的啤酒流通限制,要喝上一口艾尔啤酒并不容易。随着《啤酒法》的全面推行,家家户户都能自己酿造自己的艾尔啤酒,也迫使更多的啤酒厂进行转型,推陈出新。当时英国最著名的三家波特啤酒酒厂:Whitbread, Barclay Perkins 和 Truman 也在这一浪潮之中转身投入了艾尔啤酒的怀抱。


88024ea7361a279a382cf5697dc374c.png

07.jpg


家酿啤酒作坊的风行也为本土酒厂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许多在《啤酒法》期间开始酿酒的家庭作坊经过百年的演变,逐步发展成为了当地的知名精酿品牌,也奠定了啤酒这一英国“国民饮料”的地位。


08.jpg

《啤酒法》后,部分小酒吧逐渐发展成今天的酒厂


在《啤酒法》推行的4年后,野蛮发展暴露出的诸多弊端逐渐受到当局的正视,开始逐步对法案进行修订,并收回许多不正当经营啤酒屋的经营权。然而覆水难收,花了3年发出去的牌照和权限,英国却用了上百年来一一收回,直到1910年,仍有1/3的啤酒屋存活,1950年后,还有1/5的啤酒屋...直到今日,你还能在英国偏僻的郊外找到一家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啤酒屋,喝上一杯自家酿制的美味。


09.jpg


《啤酒法》是一部非常有争议的法案,牵动了很多社会问题,甚至有人认为这一法案比当时其他任何一个法案更有社会意义,它带给了英国啤酒产业突飞猛进般的进步,使更多优秀的啤酒为国人所接受,并逐步成为英国的“国民饮料”。但是这一粗犷的法案带来的社会影响同样引人深思。《啤酒法》的推行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细节,我们有机会再为各位一一分享。